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3日(记者 龙子怡)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今天,我们迎来今年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二十四节气开启新的轮回。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秦汉以前,礼俗所重的不是农历一月初一,而是立春日。重大的庆典,如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迎春报春等,均安排在立春前后举行。
在民间,百姓迎春要大放炮仗,所谓“爆竹送寒归旧岁,春风吹暖入新年”。一家炮起,百户声随,此起彼伏的颇具声势,亦分外热闹。

在朝廷,天子要提前沐浴斋戒,于立春,亲率群臣去东郊迎春,以祈求国安民顺,五谷丰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描述立春节气:“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意思说,天地阴阳之气的继往开来由立春开始,春木之气,也就是消融冰冻、催生万物的阳气。
时至立春,我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中国古代将这种现象称为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立春之际,民间盛行各种各样的习俗,这些习俗共同构成了立春节气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美好愿景和祈愿。
一、咬春

立春这天,人们会吃特定的食物来迎接春天的到来,这被称为“咬春”。常见的食物包括:萝卜、春饼、春卷等,寓意着新的一年里能够克服困难,顺利前行!
二、打春

牛鞭春即打春牛,亦称“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将泥塑春牛打碎,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三、迎春

迎春是立春节气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

春,是温暖,是希望。因为经历了冬的凛冽,我们越发期盼春暖时分,希望人随春好,春与人宜,愿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责编:袁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故事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刻揭示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二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